如何走出人际“社交恐惧症”

 

  社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它无处不在。性格外向的人很享受社交,因为他认为能把他最好的一面展现在众人面前非常有满足感。但是有些人,一面对社交就手足无措紧张无比,更有甚者话都说不出来。这是社交恐惧症吗?其实未必。看看心理学专家怎么说。

 

  心理专家认为,社交障碍往往出现在刚进入陌生环境的时候,是一个调整的过渡时期,如像第一次进入多人共用的澡堂一样,必须让自己学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如何安之若素地做自己的事。这种心理在第一次过寄宿生活,第一次进入一间新的公司都可能曾经出现过。当社交障碍的钟声一敲响,以下的建议也许可以使你安全过关:有社交障碍的人对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表现要求很高,例如他们视说话不完全流利或神态不是轻松自若为“失败的表现”,并相信别人会因些而嘲弄或是不接受自己。因此要自己表现得尽善尽美。其实,不擅交际可能只是暂时的,起初的表现不好,可以继续改进。而不必对自己作过高要求。

 

  不用负面想法吓自己

 

  认知理论的研究发现,有社交恐惧的人,身处社交场合中会根据自己内在的信息,例如他们的想法、感受与身体反应,来建构他们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在一些令他们害怕的社交场合当中,他们倾向以“观察者的角度”来评价自己的表现。即是说,他们看到的自己犹如从别人的角度看他们一样,他们在脑海中“看到”自己的影像,而这些影像往往是负面的。举例来说,他们“看到”自己摆出丢脸的姿势、“看到”自己出汗太多等。走在街上他们觉得别人在看自己,甚至在讪笑自己的仪容姿势。而这样的想法只会让他们自己吓自己,丧失自信心,这样也更强化了他们负面的自我形象。通常,过分留心观察自己的身心反应与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脸红、手心出汗,这些都是不必要的行为。如果在接收外界信息时自己主观意识就存在偏见,最后只会让自己在社交中无法立足。想要在社交中表现更加自信,就必须纠正负面的错误想法。

 

  注意力应该转移到外在环境

 

  虽然这些影像只是单方面凭想象中的“观察者的角度”所建构,但社交障碍者却视为别人真实见到的情境。这些负面的“信息”,令他们在社交场合中越来越焦虑。反之,社交焦虑不高的人,他们在社交场合采取的是“实地的角度”:他们看到的就是他们双眼看到的东西,并能观察身边的环境细节。他们看到的是别人与周遭的环境,而不是别人怎样看自己、怎样评价自己。这样,即使做了错误或不得体的举动也可以很坦然的纠正过来。

 

  生活中,人不可能孤立存在,既然有人际,就无法避免社交。既然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让自己“接受”社交,走进社交,融入社交。学习更多人际心理学,有助于克服社交恐惧心理。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社交恐惧症 人际心理 社交恐惧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