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也会让人们受伤

 

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因而人们都提倡做一个善良的人。但是,善良有时候会让人们受伤,让人们迷失自己,让自己承受一切不得不承受的事情。善良是好,但要把握好一个度,以免伤了自己。

 

善良的东郭先生,救了中山狼,却差点沦为狼的口中餐。热播电视剧中,总是有着善良的主人公被反复伤害,依然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故事,像是早年《渴望》当中的刘慧芳,近来《保姆》当中的马晓慧,每每都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确,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善良、隐忍、任劳任怨的人物是永恒的主角,也许这符合传统文化的特征和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寄托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情感。无论是刘慧芳还是马晓慧,都代表着东方人审美当中的理想化形象。

 

现实世界需要善良,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代价越来越大的时候,善良更像是一种熠熠闪光的稀缺资源。也许你本身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你是否在付出善良之际观照到事物的另一面:对别人的请求总是不好意思说“不”,忽视自己的真实需要,认为表达不满就是自私......

 

当美好品质被过度使用,善良也可以是危险的。健康的社会文化倡导关注每一个人的内心和谐。善良的人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不满,并无须承担过多的责任。因为,一味克己也是一种透支,从你的身体和心灵,甚至从被你帮助过的人那里,都会发出危险信号。

 

迷失自我

 

善良的人,总是会习惯性地付出。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一些人:为了让弟弟上学,主动辍学外出打工的未成年少女;作为家中长子,承担了家庭里心理垃圾收纳的沉默男人;独自承担家计,脾气暴躁,但从来报喜不报忧的父亲;对出轨的丈夫不停原谅,不计前嫌地照顾公婆,伪装快乐的母亲……这些人都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赞美他们善良的品质,却也被压抑着内心需求。当他们无法承受这份压抑的时候,往往会将痛苦彻底的转嫁为对生活的“不向往”“不期待”。

 

“善良滥用”的人可能是受传统教育熏陶很深的人,他们总是被告知:“你还不够优秀。”“这些都是你该做的。”“你不该喊疼!”他们把付出当作习惯,几乎意识不到自己的压抑和需求,对偶尔一闪念的不满深怀内疚。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真实的自我,所有的压力和愤怒都被内化了。从表面看来,整个人风平浪静,但他/她却在不断默默消化来自内心的风暴。

 

这种压抑总有一天会让人付出代价:可能变得消沉、怀疑、疲惫、讨好,甚至失去生活的兴趣,为了达到别人的期望而筋疲力尽。假如别人对他们抱以关注,他们可能会手足无措,宁愿在群体中消失。

 

对策:

 

如果你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善良”的人,不需要批判自己,希望自己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没有错;希望别人能关心你,也没有错。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发形成一种效果不好的方法。从现在开始,你要有意识地改变一些行为方式。首先,是学会真正倾听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于自己不想或不愿意做的事情,学会说“不”。别怕别人说“不好”而压抑自己。不要怕伤和气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和界限,当别人侵犯你的尊严和权利时,要用正当方式维护。其次,正视自己的真实需要。可以鼓起勇气来,直接表达情绪;也可以直接说出想要的东西。你可以允许自己自私一些——那实际上不是自私,而是坚持自己。

 

“躯体化”的负面情绪

 

也许经常看电视剧的你已经注意到了,那些善良隐忍的主人公,总是更容易得不治之症。虽然我们要质疑编剧为什么非用这样烂俗的情节来赚人眼泪。但事实上,善良过度的人,的确更容易罹患重症。美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露易斯?海在她的《生命的重建》中写道:“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现,那些容易得呼吸道疾病的人,比如哮喘,患者常常具有‘过度发达的责任感’,他们对自己环境中发生的任何‘错误’都怀有内疚,感到自己没有价值而自我惩罚,通常情况下,当环境改变时,情况就会好转。”

 

其实这是符合人们的心理发展规律——负面情绪的长期压抑会导致“躯体化”。比如,现代医学证实:消极情绪是癌症形成的重要相关因素之一。如果我们细心回想,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总是有这样充满遗憾的声音:“他人那么好,怎么就得了这种病。”这恰恰是因为,我们内心冲突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长久压抑,很容易导致“躯体化”。在一些时候,得病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潜意识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就会让身体生病,因为生病本身可以理解为这样的声音:“我需要被关注。”因为身体是内心忠实的表达者,比我们的大脑更忠实于我们的内心。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善良建议 善良 受伤 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