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侮辱比鼓励更让人刻骨铭心?

  在现实当中,我们发现侮辱性的语言远比温柔的言语对人的刺激更大,这到底为什么呢?美国心理学家指出,这是人类大脑机制在作怪。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卡乔波博士说,人的大脑有个“消极偏好”机制,使得大脑对令人不快的消息更为敏感。
  
  卡乔波博士做过很多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三种类型的图片:一种能激起积极情感(如比萨饼);一类能激发消极情感(如伤疤脸、死猫);另一种能产生中性情感(如盘子、电吹风)。与此同时,他把这3种情况下被试者大脑皮层的电活动记录下来。实验结果表明,大脑对消极类刺激物的反应更强烈。比起好消息,坏消息对人情绪的影响更重。
  
  心理学家分析指出,在进化过程中,人类为了免遭伤害,具备了对负性信息做出强烈反应的能力。人类只有避开灾祸,才能生存下来。慢慢地,大脑发展了一套机制,能无意识地注意危险信号,从而采取措施避开灾难。
  
  大脑的这套机制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作用。比如说,在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间至少要让积极的情感互动达到消极情感互动的5倍,婚姻才可能稳定地持续下去。
  
  小而频繁的积极行为才能使天平的指针向幸福的方向倾斜。一次性的、重大的积极行为,比如给对方举办一场生日宴会,并不能消除受到的伤害,生活需要不断地、慢慢地滋润对方。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心理学 侮辱 消极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