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性奴案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洛阳性奴案中,被囚禁的歌厅女出现为李浩“争风吃醋”的情况,甚至帮助李浩杀害其他被囚女子。同是受害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心理分析这起轰动全国的性奴案件背后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由来,什么样的人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通常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会经历哪些历程,以及不可思议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案例,最后,推荐几部经典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电影。

 


  ※性奴案:被囚女为何争风吃醋※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名誉理事长王行娟认为,在被长期非法禁锢并遭受性侵的过程中,这些女子很容易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是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的。

 

  王行娟介绍,国外一些性奴案件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据了解,在被囚的情况下,几名女子求生的本能远远盖过所谓的礼义廉耻,她们表现出的症状又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

 

  ※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由来※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斯德哥尔摩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一名劫匪在持枪抢劫银行时中了警方的埋伏,随即劫持了一男三女,将他们扣压在保管库内。匪徒提出的条件是,释放在押的同伙,保证他们安全出境,否则将人质一个个处死。经过六天的包围,警方设法钻通了保管库,用催泪瓦斯将人质和劫匪驱赶出来,狙击手同时作好了危急情况下击毙劫匪的准备。然而,使人们意外的是,在被警察解救后接受采访时,这四个银行职员不但不感谢警察谴责劫持犯,反而抱怨警方解救他们的努力把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他们还为劫持犯辩护,四处奔走为他们的案子筹集资金。最不可思议的是两个被劫持的女银行职员后来还和那两个劫持犯结了婚。

 

 

 

 

  ※什么样的人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通常有下列几项特征: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

 

  1、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2、害怕:笼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3、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4、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心理分析学的解释※

 

  心理分析学的看法,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以最大化周边成人让他至少能生存(或成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症候群可能是由此发展而来。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重要范例。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谁有迷魂招不得?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洛阳性奴案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