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伤心”的心理学依据

  导读:“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就是说喜乐过极会损伤心神。还有“喜则气缓”,就是说大喜之后这个气就缓,缓意思是涣,表示水一下子涣散开来。心理太高兴、太兴奋了,往往气就散掉了,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严重的甚至发疯。

  说起来七种情绪里面喜是一种好的情绪,怎么会伤心呢?

  这里的“喜”其实说的是大喜,是过分的高兴、兴奋,而大喜过望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损伤心气。古人认为“心藏神”,正常的喜乐,使精神愉快,心气舒畅。若狂喜极乐,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灵枢》里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就是说喜乐过极会损伤心神。还有“喜则气缓”,就是说大喜之后这个气就缓,缓意思是涣,表示水一下子涣散开来。 太高兴、太兴奋了,往往气就散掉了,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严重的甚至发疯。

  在《儒林外史》里面有大家熟知的故事“范进中举”。范进考举人老考不取,到五十多岁还考不取,屡考屡败。最后一次在他自己都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却突然接到通知考中举人了,这时候他是大喜过望,结果没想到,大喜之后就疯了。

  “乐极生悲”的惨剧

  为什么疯了呢?就是伤心了。因为心藏神,心主神明,心是管思维意识、神志活动的。正常的喜乐,使精神愉快,心气舒畅。可是狂喜极乐,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所以人也就迷失了,丧失神志,所以人千万不要大喜过望。

  国外也有个故事说的是加拿大的一位贫穷的鞋匠,在确知自己中了百万元的巨彩后,竟“因乐暴亡”,直到入殓之时,仍面带笑容。这种因过度兴奋造成的猝死,时常发生在中老年人中间。人过中年,全身的动脉均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硬化,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当然不会例外。如若心脏剧烈地跳动,必然增加能耗,心肌将会发生相对的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或心搏骤停。这是“乐极生悲”的一个原因。

  致命的“大喜”

  此外“乐极生悲”还可致血压骤然升高,健康的人尚可代偿,若已患高血压病,过度兴奋就会导致“高血压危象”,表现为突然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高血压危象”尽管可能持续几个小时,却可由此引起脑血管破裂发生猝死。

  所以要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任何情绪的过分激动都是不可取的,善于自我调节情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一定注意不要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喜伤心”的心理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