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5 10:30:01
怎样判定您是不是患有心理障碍? 自己是不是患了心理病,可以从以下6方面加以判定:1、是否有人际交往的障碍?比如,是否对于人际交往感到恐惧?人前是否感到自卑?社交场合是否手足无措、酡颜心跳?2、情绪是否恶劣?比如经常悲观、抑郁,焦虑、烦躁,或者易怒、喜欢攻击?3、是否有查不清楚原因的躯体痛苦?比如,长期慢性疼痛、植物神经紊乱、体力下降、长期失眠等。4、工作、学习和留意能力明显下降等。5、是否有变态的、自己控制不了的行为?比如,反复洗手、关门、做鬼脸等。6、是否极度讨厌自己和厌恶别人等。
上述六方面的表现,每一个健康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一些,只有达到一定强度和一定时间的,才算得上是心理障碍。所谓一定强度,是指这些症状比较严重地影响了一个人的快乐和工作能力;所谓的时间,是指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要在3至6个月以上。
怎样判定您所患心理障碍的轻重?
对于一个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客观评价题目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可以使较轻的患者不必担负沉重包袱,使较重的患者能引起警觉,得到及时的治疗。
判定心理障碍的轻重,有以下三方面重要标准,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现实检验能力,它涉及一个人对事物的主观判定与客观现实的吻合度,主观判定与客观吻合度越差,现实检验能力越弱,他的心理病也就越重。重症精神病人对事物的判定被幻觉和妄想所控制,严重脱离现实,是现实检验能力最差的人,所以,他们属于最重的心理障碍。判定心理障碍轻重的第二条标准,就是他对人际关系和压力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越差,心理障碍就越重。重症精神病人的适应性明显退化,只能躲在“自恋”的小圈子里,他的生活只能和自己、以及自己的幻觉和妄想进行;边沿障碍的患者只能适应非常有限的人际交往、处于半自恋、半公然的“边沿生活”状态;神经症患者通常都可以适应一般的人际交往和压力,只不过适应能力打了折扣。第三条标准,就是心理发育受损的阶段,受损越早,障碍越重。在出生后六个月内,心理发育受损,精神障碍在重症的范畴,可以出现精神分裂;六个月至十八个月期间受损,属于重症心理障碍,可以出现边沿型心理障碍、癔症;两岁至三岁期间受损,轻易产生强迫或自恋障碍;三至五岁受损,轻易出现社交恐怖等神经官能症和性心理障碍。把三条标准综合起来,就能对心理障碍的轻重,做出比较正确的判定了。
患了心理障碍,您该怎么办?
知道自己患了心理障碍之后,人们的第一个情绪反应,往往是自卑。觉得自己被划到软弱无能的那类人中往了。实在,一个人是否患心理障碍,是不由个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一个人童年的成长环境决定的,换句话说,是“命运”性的。它只反映和代表了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发育背景,而不代表一个人是否坚强、是否有价值。
得知自己患了心理障碍后的第二个反应,就是悲观失看。由于他们习惯于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唯逐一个最不幸的人,自己患了没办法克服的疾病。实在,据最守旧的估计,人群中的心理障碍患病率也在百分之二,就是说,在我国的十几亿人口中,至少也有两千万和你患有大同小异的心理障碍的患者,所以,你并不是孤立的。心理障碍也不是不可以治愈的,可以说大部分心理障碍都可以通过治疗,得到缓解和治愈。只不过缓解和治疗需要付出精神、经济和时间的代价而已。所以,患了心理障碍既不可悲、也不可怕,您只是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患了心理障碍的“命运”。
有了冷静的思考之后,就可以慢慢地思考,怎样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了。面对自己的心理障碍,采取以下的心态会比较有益,首先,必须接受自己的“患病”现实;其次,必须自己承担起克服心理病的主要责任;然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或专业心理治疗。
在哪里可以获得专业心理帮助?
目前,社会上提供心理帮助的机构和部分很多,概括地讲,有心理热线、心理咨询中心,心理门诊或心理诊所,心理医院和精神医院。这些心理帮助资源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心理障碍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题目特点,选择求诊断部分。
一般说来,紧急的日常心理危机,比如自杀、家庭纠纷和一过性的心理烦恼,适合通过心理热线暂时得到缓解。学习障碍、轻度社会适应不良,适合于到由社会教育工作者主办的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咨询。神经症、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等发病时间较长、有一定人格基础的心理障碍,适合往心理门诊或心理诊所,接受系统心理治疗。而精神分裂症或燥狂抑郁症等重症精神病,在发作期适合到精神医院,接受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的专业治疗。
怎样选择合适的心理治疗师?
可以根据以下三点,选择心理治疗师。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生的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对患者的影响,是心理治疗能够奏效的根本原因。人格是难以客观评价的,主要凭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在与医生有了初步接触之后,产生了信任和喜欢的感觉。即使这个心理治疗师的人格是基本健康的,也不见得适合所有患者。由于研究表明,并不是一个心理治疗师能够适合所有类型的患者,只有医生与患者的人格比较匹配的,才能产生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而,那些在初次见面,轻易使患者产生好感的医生,可能对这个特定的患者更有帮助。
第二点,就是医生的理论水平。这可以从其所受的教育、所获得的学位、所受的练习、以及咨询过程中对于心理题目的解释,得到间接的了解。
第三点,就是治疗技术。治疗技术包括倾听技术、解析技术、修通技术等。对于技术水平的了解,可以通过治疗师工作经历的是非、治疗过程中对于节奏的把握、关键点的切进能力、核心情结的深进透彻理解力,来逐渐进行。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术界或心理治疗的同行那里,了解治疗师的背景和能力作为选择心理治疗师的参考。
总的说来,那些看起来和蔼可亲、善解人意、令人信任和喜欢,有医学或心理学背景、学历较高、接受过专业练习,有长期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年龄在30岁,最好在中年以上、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治疗师,可能是比较适合的心理、治疗师。终极是否适合,还是要靠患者自己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往实际感受。当您考虑了上述的一些参考条件后,可能会使您的选择效率更高。
怎样配合医生做好心理治疗?
为了配合医生做心理治疗,患者必须做好以下预备。首先,必须为心理治疗留下固定的时间。这对于成功的心理治疗非常重要,由于,在一定时间内,施加恒定的治疗和心理影响本身,就是心理治疗奏效的基本因素,时间保证不了,治疗就无从谈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治疗时间总是改来改往的治疗是不会奏效的。这是一种对于治疗和改变的阻抗。通常心理治疗的频度在每周1至5小时,个别甚至可以达到10小时,总的疗程,根据疗法不同,时间是非不一,行为疗法可以是几个月,精神分析疗法需要几百小时,通常都需要几年,个别严重的,可能需要终生咨询。所以,决定治疗前,必须做好时间安排。
第二个必要预备,就是做好经济上的预备。心理治疗费通常是比较昂贵的,大约在30—100元/小时,均匀每月的治疗用度,要在200-600元左右。而且,大部分治疗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奏效,所以心理治疗的总用度大约在5千至两万元左右。在进行治疗前,必须对此有充分预备,实事求是。
第三个预备、也是最重要的预备,就是必须预备好承受治疗和改变过程中的痛苦。无论是行为疗法、森田疗法、或者是森田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都必须承受一些焦虑和痛苦,都必须面对、接受、承受自己的内心冲突,这是无论任何心理疗法都无法避免的。它相当于外科手术中,不可避免的疼痛和失血。这些痛苦在治疗的一定阶段,甚至会超过心理病本身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可以说,“小痛小悟、大痛大悟、无痛不悟”,没有痛苦的心理治疗,只能算做止痛针和麻醉剂,真正的治疗并没有进行。伴随痛苦和改变的心理治疗,才是真正的心理治疗。没有勇气承受治疗痛苦的患者,是无法从真正的心理治疗中获益的。
在上述的预备比较充分之后,就可以与医生进行治疗了。治疗中的配合包括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在治疗中尽可能做到真实,真实地表达和表现自己。实在,通常医生对患者几乎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按时与医生接触,一切就都可以听其自然了,听其自然,是最佳的也是最难达到的理想治疗状态。
决定心理障碍预后的因素
心理病人在心理诊所中常问的一个题目就是,“我的病能不能好?我的病治起来难不难?”通常心理医生很难马上回答这个题目,由于决定心理病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病人的治疗动力,治疗动力越足、决心和恒心越大,治愈的可能性越大。第二个因素是病人与心理病症状的和谐性,病人越适应症状、对症状的排斥性越小,治愈的难度就越大。由于这类病人的治疗需要两步,第一步,是增大病人与症状之间的不和谐,然后,才能进进对心理病的真正治疗。第三个决定因素,是心理病的严重程度。通常情况下,精神分裂症对心理治疗的反应极差,可以说基本不适于心理治疗,顶多可以进行一些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在适于心理治疗的患者中,边沿型心理障碍最难治疗,即使病人非常配合,疗程也要在三、五年以上。相对来讲,神经症的治疗要轻易一些,但通常也要三百小时以上的心理治疗。第四个决定因素,是发病的病程和年龄。初发者、年龄小者疗效好,发病在一年内、处于青春期是最佳治疗时机,病程在三年以上,年龄超过45岁的心理病患者,治疗难度明显增大。第五个决定因素,是患者是否具有“心理学头脑”,换句话说,是否有一定的领悟力,缺乏必要的领悟能力,心理治疗将难以进行,心理病也难以治愈。第六个决定因素,是患者的依靠性。依靠性越强、越难治愈。当您充分考虑了以上所说的五个因素之后,您就可以回答“我的心理病能不能好?我的心理病治起来难不难?”这样的疑问了。
心理病为什么难治疗?
不但心理病人哀叹“心理病难治”,就连一些心理医生,私下里也以为,心理病确实难治。那么,为什么心理病这么难治疗呢?原来,这是由心理病的特殊性决定的。心理病的核心题目,是一些持久的、无法排解的“内心”痛苦,病人能感觉到,但它是无形的东西,谁都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把它拿出来、搬走、或用刀把它切除,即使用药物,也无法把它彻底消除。心理治疗技术有能力使病人的题目再现于心理治疗室中,但治疗仍很困难,由于据研究,心理病一方面妨碍病人的成人生活,另一方面,它也是心理冲突的一种妥协,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它对病人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消除了“心理病”也就即是消除了保护、使病人得面对更大的压力,自然会碰到来自患者的抵抗。心理病难治疗的第三个原因,是心理病的发生是在成年,而它的形成是从童年期就已经开始,早已为心理病的产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心理病状态早已成为病人习惯和人格的一部分。当心理治疗触及到它的时候,也就触及到了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人格,而人本能上拒尽改变形成多年的习惯和人格,所以,心理治疗总会碰到来自病人本身的顽强抵抗。这就是心理治疗与其他种治疗最突出的差别——病人一方面来寻求治疗,一方面又下意识地抵抗治疗。这就象一个病人一只手拉着医生请求施治,另一只手推拒医生拒尽治疗一样。病人的不自觉的抵抗,使心理治疗变得困难,而患者或医生对于抵抗的无知,将使治疗难上加难。
心理治疗有什么副作用?
世界上没有只有治疗作用而没有副作用的疗法,心理治疗当然也不会例外。心理治疗的副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患者停滞不前、二是使患者的病情加重、三是使患者增加了新的题目。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使患者停滞不前。比如,一个依靠型的患者,把依靠的模式转移到医生身上,而这个医生没有察觉,下意识地在满足和鼓励患者的依靠模式,这将导致患者的依靠模式难以解决,治疗当然就会停滞不前了。还有的患者心理题目的核心是被动、习惯于接受别人的控制,假如恰好碰到一个习惯于控制别人的治疗师,患者和治疗师会形成“控制-接受控制”的病态同盟,这样的关系表面上似乎非常舒适,但是,患者的根本题目并没有得到解决,患者的人格没有得到发育和成熟。
第二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是加重患者的病情,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通常发生在边沿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由于这些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比较脆弱,假如治疗强度过重,会使患者的防御机制崩溃,使病情一过性地加重。还有个别患者,存在着隐蔽很深的自虐心理,将心理治疗视为自虐的工具,这样的人,心理治疗在表面上越成功,他的受虐心理越得到满足,病情也就越重、越顽固。
第三种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是制造新的题目。这样的情况,将是非常罕见的。它通常发生在一个非常变态的医生和一个心理上非常幼稚的患者之间,是以医患双方严重的施虐受虐心理做基础的。这种情况似乎只是在西方的心理片中可以领略得到。
心理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是来自于医生的不成熟。好在心理治疗是一种“自纠”过程,患者会本能地退出这样的治疗。而且,对心理医生督导制度的产生,也可以一定程度地避免心理治疗的副作用。所以,心理治疗和其他治疗比起来,还是属于安全度比较高的治疗,不必过分担心。
心理病治疗的常见误区
在诊治心理病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心理病之所以治不好,是由于患者陷进了某些误区。最常见的误区就是,病人一味地往寻求殊效疗法,什么殊效药哇、什么高级仪器呀、什么外国疗法呀,凡是媒体上宣传过的,都要匆匆忙忙试一试,而每种疗法又都是浅尝辄止,忽视了调动患者本人的内在潜力和能动性。而调动患者本人的内在潜力和能动性,恰正是心理治疗的核心,也是治疗取得疗效的根本原因,假如忽视了核心和根本,治疗当然不会取得成功。第二种常见误区,是病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颠倒了医生和病人间的主次关系。心理病的诊疗与一般疾病的一个明显区别就在于,患者是治疗的主体,医生是辅体。假如把心理病的治疗比做一次心灵手术的话,那么最合适、最理想的手术者并非心理医生,而是心理病患者本人,心理医生只是手术的助手和顾问,尽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只会拔苗助长。第三种常见误区,是病人对于治疗的难度和所需时间估计不足。据研究,任何心理病的产生,都有病态性格做基础,性格基础不动摇,心理病的症状也将难以根除。而性格是在五岁以前的铸型作用形成的,五岁以后,就基本定型,一旦定型,终生难以改变。我国的谚语里,也有“山河易改、本性难移”的说法,可见,心理病的诊治原本就是艰难而漫长的。对此缺乏熟悉和没有足够的预备,陷进急于求成的误区,治疗就轻易失败。
关于“心理病治疗指南”,牵涉的题目很多,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透彻的,所以这篇文章,只能是蜻蜓点水地做一些简介。而且,有些题目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同一的答案。以上的观点,仅供参考,希看能够对心理病患者有所帮助。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心理障碍者如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