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应该怎么注意心理问题?

  人过中年后,就逐渐开始衰老,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医药卫生事业日益发展,疾病减少,人类平均寿命日见增长。随着寿命增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逐渐增大。因此,研究老年心理问题,使者年人心身健康地渡过晚年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老年人组织器官的老年性变化引起了生理机能的衰退。这种变化直接导致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减弱,抗病能力下降,以致身体衰退,体弱多病。特别是脑功能衰退,使心理状态随之出现老年人特有的变化。加之赋闲老人,容易滋长老朽感和末日感;子女独立成家,各自东西,更加容易感到孤独,寂寞与无聊,因而容易发生抑郁状态。严重者可患忧郁症。

  老年人既不应意志消沉,也不应盲目逞能。凡事均应量力而行,勉强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就一定会导致疾病。反之,如总是忧心忡忡,萎糜不振,那么衰老就会来得更快。这里有个服老和不服老的辩证关系。

  老年入不宜从事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或紧张的操作,不能再像青壮年那样冲锋陷阵和亲临第一线。相当的一部分老年人还要经历一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显著变化的更年期,因而出现一些心身障碍。但是,某些生理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体力在年过45岁以后虽然会逐步衰退,而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还能有所发展,大脑储存的知识也会随岁月而有一定的增长。

  情绪和思维是密切关连的。应该认识到老之已至是自然规律,多想着如何把“余热”贡献给祖国、人民和社会,既能正视老年期的特殊问题,又有服老、不服老的健康的自我意识,才能保持乐观的情绪,焕发出“第二次青春”。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老年人 心理问题 心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