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装嫩也是一种病

现社会有不少成年人,说话办事都带着孩子气,希望回到孩子的世界。如果这种心态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处于幻想之中,不想长大。这种极端形式的心理就叫做“彼得·潘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生活中的“彼得·潘”

 

有一位30多岁的男士每天下班后沉迷在电子游戏中,平时工作中也总是玩玩闹闹的,许多同事都说他像个“大小孩”,总是得哄着他。他在工作上没有一点进取心,不顺心的时候就乱发脾气,让人无法忍受。

 

这类人给人总体感觉是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小得多,他的外表、姿势、举止都比较幼稚,动作让人感觉比较做作,好像很天真的样子。因为病人把自己的定位是比较小的,而且不愿意以一个成人的标准去看待自己。他感兴趣的大部分都是同学聚会、朋友生日、一起出去玩儿等等,但是对个人将来的前途、婚姻设想得很少,话题都是在玩乐、交朋友以及互相斗气儿等一些小的矛盾上,很少谈及自己对将来的一些规划,他没有长远的打算,只在意眼前的玩乐。通常病人的岁数都已经二十五六岁了,甚至三四十岁的人都有,所以主要体现在外表和内心的一些信念、想法、价值观方面比同龄的人要差很多。

 

“彼得·潘”与家庭教育有关

 

“彼得·潘综合征”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教育有很大关系。有的孩子都20多岁了,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只是要求父母为他做这做那,如果一旦没有给他做好,就大发雷霆,觉得家长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自己则对父母漠不关心,没有意识去照顾父母。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非常依赖别人,习惯于让别人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希望别人能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同时又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而又自恋。他们潜意识当中拒绝成长,因为长大后要肩负很多责任,不敢去面对,所以就拒绝成长,退守到很小的年龄,认为那样很安全,别人可以照顾自己,出了问题别人也不会过分地追究,这是一种不敢承担责任的表现。

 

面对现实,走出“永无乡”

 

这类人本身想要自由,觉得周围的人不信任他,但是他自己幼稚的做法无法让人放心,所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建立责任感。而且要使他面对现实,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逐渐地从意识上督促他成长起来,对自己负责任,更好地去适应社会,这样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自由。

 

微微心理小编语:彼得·潘是生活在梦幻中永远不想长大的童话人物,童话只是童话,所以,现实是接受不了的。奉劝所有装嫩的成年人,早点成熟起来。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装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