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舞 2015-06-04 23:40:00
还有几天就到高考了,考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避免压力过大,很多人呼吁减压。其实,压力也是一种正能量,只要合理利用,它也能让你在考场上旗开得胜。面对压力,考生不要畏惧,要敢于直面面对!
【要迎着压力而上】
高考之即。我用自己三十六年前的“优胜纪略”炖一碗“心灵鸡汤”,给临战的考生们补补身子。
我高考是1979年。从现在的统计看,高考史上录取率最低的是1977年,4.8%,那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年,十年的人才聚在一起竞争,惨烈之状可想而知。接下来是我这年(6.1%,出乎我意外:竟不是1978年,7%)。记得那时我们听说北京是27个考生里取一个,和1977年的录取率官方记录似乎出入不大。进个最差的大学都是这么难,比现在压力大多了。
考前头一天,我知道要好好休息。可惜,因为过度兴奋,竟然整整一夜没合眼,酷暑中在床上翻来翻去。那时家长都忙着上班,考试可不送,只是提醒:事关重大,骑车怕有危险,乘公共汽车提前到考场。我早早地站在考场院子的树阴里等着进场,心里对自己恼火:一宿没睡,是否能顶得住?!
进入考场坐定,前后左右都是不认识的人,都是对手,杀气腾腾。开考几分钟,坐在我前面的女生就昏了过去(也许是天太热了),立即被抬出场外。哇!我心里暗叫:没想到这如同沙场一样,紧张得人会晕倒,太刺激了!
对不起,当时我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儿,缺乏同情心,有的是街头长大养就的好勇斗狠。当压力如此戏剧性地展现在眼前时,我突然兴奋起来:等着瞧吧。如果全教室的人都晕倒了,我一定是最后一个倒的!一夜没睡的疲劳,在接下来两天都无影无踪了。头一场考试,顺得出奇,提前交卷,昂然走出考场。以后场场提前交卷。监考老师似乎看出我是个“学霸”,在背后窃窃私语。最后一场是最容易的地理考试,我玩儿得有点太飘,大意失荆州,看错一道大题,白丢十五分。但即使如此,在当年北京市文科考生中依然名列前茅,仿佛是一生的顶点,直到年过半百还没完没了地吹牛。
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因为现在一提高考,人们就没完没了地大谈“减压”。考生都成了热带鱼,被全社会精心呵护:交通有管制,家长提前在考场附近定饭店,就近入住,保证休息,最后孩子被护送到考场,考完又是老师、家长拥堵在门口迎接……大家事无巨细,准备得周到异常,似乎这一切都是一个目的: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最理想的、万无一失的条件,以求超水平地发挥。
想想看,这一切不断地给孩子输入了什么心理信号?我看莫非是:别慌,当心,沉着,事关重大,一定不能有闪失,家长老师都为你做了一切,就是走进考场后帮不上忙,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别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呀……看到这些,真为自己庆幸。我当年没人管,愣头青一个,错误也没少犯,先是紧张过度,后是太飘飘然……但整个考试过程,像吃了药一般地兴奋,带着一股酣畅之气结束了高考。换上今天这阵势,好像被家长老师用担架抬进考场,未战心理上就先输了。
家长和老师为什么不对孩子这么说:这是世界上最激烈、最吓人的竞争。谁也帮不上忙,也用不着左顾右盼,一切都靠自己。这是人一生就能体验一次的考验。去吧,看看自己能否在这样的暴风雨中奋飞!
孩子们压力大,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谁的压力不大?看看高考历年的录取率,我们当年的压力,是7%以下录取率的压力。现在孩子面临的高考,录取率差不多75%。我们没有被这样过度保护,不是也都过来了,而且许多人还成就了大业?如今这代人,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代在富足的社会中长大的。他们最让人担心的,按说就是缺乏风雨的吹打,缺乏锤炼坚韧不拔的性格的环境。不就是场考试吗?这个都无法独立面对,以后还能面对什么?为什么不跟孩子说:不错,压力确实很大。但这就是生活。人类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前辈们的经验,只有更困难,更可怕。这正是你学习如何在压力下表现、发挥的天赐良机,正是对你的人格的考验和锤炼!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