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心理 > 辛苦的人们拥有幸福感

辛苦的人们拥有幸福感

发布:2012-04-20 08:30:01 | 编辑: newvivi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心理健康指标,第一点就是有幸福感。它是一种综合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现代社会,人们自我的心理压力日趋严重,找回真正的幸福感是目前不少都市人都渴望的。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以此文献给辛苦了一年的人们,愿辛苦的人们别再“心苦”。 少

  所以在追求成功的同时,我们应该适当停下来听一听内心的呼唤;调整心态准备松弛一下;或者以一个追求幸福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对待成功。

  孔军辉教授也表示,有很多调查的结果显示,富人的幸福感不一定比穷人要强,因为他永远都得不到心理的满足。这是因为当我们的收入增加了,或者我们的社会声望增长了,我们会感到最初的愉悦。之后,就会慢慢适应这种新的标准,并渐渐地把它看成习惯,对自己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幸福。就这样当他们爬上成功的阶梯之后,他们就会与和他们处于同一层次或更高层次的人作比较。对于他们来说,总有另外的“他们”作为比较的标准,如果另外的他们不如自己,会感到满足;反之,则会产生嫉妒。一句话概括就是昨天的奢侈已经变成了今天的必需,财富和成功使幸福变成了无底洞。

  准确自我定位 感受无限幸福

  虽说财富和成功不是真正评价幸福与否的标准,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又不得不面对目前已经扭曲的幸福观。在人们追逐成功的道路上,自我的心理压力日趋严重。都市人心理问题现已成为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在现今的社会中重新找回真正的幸福感是目前不少都市人都渴望了解的“新知识”。孔军辉教授,对“重压之下”的都市人如何回归幸福提出了建议。

  第一,要明白财富的意义,知道财富是为了什么?比如有人赚了很多钱,但没有时间去消费,又怎么能体现出挣钱成功带给你的快乐感。而且这个钱是用在了什么地方,是把它挥霍了,还是用在了救助别人等慈善事业上。像国外的富人一定会去做慈善事业,因为在帮助别人时他会找到快乐与幸福,而我们现在的富人却没有这样的观念,甚至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拿着钱去烧,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这些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但现在人们的观念或者是素养还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层次。

  第二,要明白人生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其实我们国家现在是一种价值缺失的状态,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钱。其实人应该追求的人生是更加有意义的。以前我们光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却忽略了人生的价值观,可以说我们的价值是缺失的。所以现在要回归到正常的价值观,比如从儒家、道家的思想中去寻找传统的思想。像国家统计局在去年对“幸福指数”的评价,就是把幸福感量化、数字化,是对人们精神层面上的一种评价,所以这是一种进步,也是很有必要的。GDP只是单纯的一个指标,而其他的方面同步发展,才能算是社会真正的发展,人们才能真正感到幸福。

  第三,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社会是需要各种各样人的社会,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能做老板。所以人在这个社会中生存,首先的定位应该是做一个能够适应社会,有自食其力的人,而不是要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所以人们必须要懂得心态的平衡。就像培养孩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清华、北大,每个孩子都有他(她)自己未来的轨迹,都会在自己的学校找到属于他(她)自己的位置。当然社会也不只需要毕业于清华、北大的学生,各色学生社会都是需要的。而且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看别人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人家炒股赚钱,大家都玩命的跟风,但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炒股和承受风险的能力。所以在生活中不能人云亦云,自己要给自己找对定位,否则会凭空添了很多压力。

  第四,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再伟大的事情也是点滴事情积累起来的。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眼高手低,只看到了结果,没有看到过程,永远使自己无法满足,自然也就不会感受到幸福。

  第五,在职场中打拼的人,首先要确定你喜欢不喜欢这个职业,给自己的职业是怎么定位的,其次要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比如作为老师,教导学生就是我的快乐,我就会感觉幸福。而且每个人在职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低潮、不顺甚至枯竭,这些都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个时候必须自我调整,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竞争很激烈,而且变化很快,也是对每个人心理素质的竞争,看看是不是在主动适应和调整自己的心态。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指标中的第一点就是有幸福感,它是一种综合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

文章关键字: 辛苦的人们拥有幸福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