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舞 2015-03-03 21:40:00
人格障碍又称为心理病态人格,是指年满18周岁的人在没有幻觉、没有妄想,排除智力低下因素的情况下,持续出现(2年以上)的一系列异于常理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根据不同的行为模式,人格障碍大致可以分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等类型。
自恋型人格障碍:优越感受挫,小学生扬言杀死老师
自恋型人格障碍典型表现为,患者认为拥有无比的自我优越感,对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严重自我评价过高。当他人不赞美自己或无视自己的存在时,患者会仇视甚至攻击他人,并且对批评、评价和失败表现出过分的敏感。
广州某一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仅仅因为老师上课不提问他,觉得受到了冷遇,就对老师恨之入骨。他多次写匿名恐吓信给老师,扬言要杀死她。与此同时,他还以自己母亲的名义给该老师写信,要她多关心自己。其笔法之娴熟,完全看不出来自一个小学生之手。事发之后,学校请来心理专家为这名学生做了相关的心理检查,发现这个只有11岁的小男生由于一时的表现欲未得到满足,心理受挫,得了暂时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现叛逆,小顽童屡教不改
某小学五年级的一名男生,老师让他去锁电脑房门,他竟然把电脑上所有的软件都删掉了。当查出是他“干”的,他即刻就承认错误,表示一定改正。据老师介绍,这名学生平时总是想表现自己,但几乎每次都是以“出位”的方式让老师伤心。一批评他,他马上就认错,但一转头就又犯错误。各科老师都为他伤透了脑筋。
专家分析,这个小男生患了较为严重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种类型的儿童喜欢以破坏家庭设施和学校社会公物,以及故意不听话来“显示”自己的反叛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最主要、最典型、最具危险性的一种人格障碍,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将来极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据公安部门的统计,近1/3的恶性重复犯罪中的犯罪者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行为特点。反社会人格障碍在童年时多表现为任性、逃学、离家出走、外宿、持续说谎、持续偷窃、异常的早期性行为等,还有不断破坏学校规章制度、破坏公物等不良习惯。
分裂型人格障碍:自卑与怯懦,老师不敢上讲台
从师院毕业后,李某无论如何都不愿走上讲台担任教学工作。他羞涩地向校长表示,自己一向害怕人多的场合,在大学期间对教学实习就很害怕,所以希望到图书馆去管理图书。经过反复动员劝说,李某终于勉强同意上台讲课了。但刚上讲台,一看到讲台下坐着几十名学生,教室后面有教研室的教师和校长,他就彻底慌了神,说不出一句话来。无奈之下,校长只好安排他到校图书馆去工作。经过了解,李某在家里和学校时就很内向、孤僻、胆怯、不爱说话、不好社交,他的教学实习也是勉强及格的。
李某的行为具有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也称为怯懦与自卑人格。具有这样人格的人,严重内倾、孤僻、胆小、懦弱、自卑、害羞、沉默寡言、不爱交往、不关心别人对他的评价、缺乏知已、行为怪癖(但尚能使人理解)。他们尽管没有丧失对现实的认知能力,但社会活动能力差,又缺乏进取心,常静坐沉思,沉溺于幻想之中。
强迫型人格障碍:想得太多,使他寸步难行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行为死板、刻板,对特定的人、物或场景有按捺不住的恐惧、紧张心理,心里明知不对却不能克制。
今年刚满18岁的农村小伙小章,如今却什么事也做不了。因为他成天老是想着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见到电灯就要反复检查电灯开关,出了门要反复看是否关好锁好,换衣服后要反复扣腰间的皮带,提着兜要反复检查提兜里的东西是否还在,等等。与他人交往时,他总害怕别人笑话,认为别人的眼睛都在看自己。真是苦不堪言。
原来还在小章小的时候,父母为了鼓励他学习,曾经节约开支给他买了一块手表。深知父母挣钱不易,有了手表的小章从此老是担心会将表弄丢。后来真的无意中把表弄丢了,内心极度内疚的小章不敢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于是在课余,他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手表最终没有找到,小章却从此落下了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毛病。
专家指出,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一旦形成,往往会一直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给患者及其周围人群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某些人格障碍还会发展成恶性犯罪事件。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青少年犯罪事件表明,患有人格障碍的青少年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严重者已超越人格障碍形成了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对于青少年的人格障碍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视若无睹。欲了解更多知识,推荐阅读:人格障碍的6种类型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