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公司董事长袁岳接触过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基本肯定的是成功的人基本上没有听过成功学与励志讲座,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在我们看来似乎很成功的人,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有多成功,他们很不愿意被称为成功人士。那些最愿意被人称为成功者的人,往往是初尝胜果、但还没有被时间沉淀证明他们的成功是坚实与可持续的。
袁岳还指出,成功的成功学讲座往往是最热闹与最有表演效果的,而恰恰这样的成功学讲座都是有热闹而没门道,或者有门道却也不是真实的做事之道。“有人会听成功学听得入了迷,到处听名人讲座,而我甚至建议你可以一场也不听,而换着尝试看各式各样的书,参加各式各样的行动,交各式各样的朋友,一个场面下的朋友远胜于一个讲台上的神侃者。如果你一定要去听成功学讲座,那么我建议你抱的心态不是真的要学习什么,而是如同欣赏一出话剧与个人演唱会的心态,你也可以是一个玩票的粉丝,但不要把自己弄成了门徒。”
可不可以不成功?台湾《30》杂志做过一组海峡两岸年轻人的对比——23.8%的台湾30岁左右的年轻人理想是当个性小店店长,而43%的内地年轻人想成为大企业家;34.6%的台湾年轻人认为赚钱虽重要但不是唯一价值,而20%的内地年轻人希望自己未来年薪可超千万;40.7%的台湾年轻人视第二专长为实现理想最佳方法,而42.6%的内地年轻人认为人脉是职场第一竞争力……
可见,两岸年轻人对于成功的定义相差极大,相对而言,内地的年轻人对于财富和地位的渴求显得心急火燎了。
一个在民间流传很久的段子:老师问,“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哄堂大笑:“当然珠穆朗玛峰!”“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第二与最后一名同等待遇,这个段子也恰好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金牌数可以达到惊人的51枚,而奖牌数反而不比美国高。
杜拉拉式成功学分析
无论是书里杜拉拉工作的外企,还是现实中的世界500强公司,都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地步,不论是企业理念还是制度规范,甚至是工作流程细节,都已经规定得清清楚楚。每个员工都需要把自己弄得发光发亮,干好本职的螺丝钉工作。至于天花板,也是每个人都能清楚看到。
这么说或许有点“酸葡萄”的味道,但杜拉拉式的成功技巧,也只能在500强企业里具有实践性,对于广大中国式企业而言,这种规范还显得有点望梅止渴。
换句话说,想学杜拉拉,请到500强。
徐静蕾电影版的《杜拉拉升职记》里,职场部分并非重点,更多的是一个时尚爱情故事。或许老徐该去看看一个调查数据:2010年1月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了有关“杜拉拉”的民意调查,有50.2%的人热衷杜拉拉是“被这个人物独立奋斗的精神所打动”,67.3%的人“为了学习职场生存术”。
看见了吧,多数人热衷的还是如何从杜拉拉身上学习“生存技巧”,这也说明了大家看杜拉拉的心态:外企生活那是表面,真正关心的还是斗争策略技巧。
比如书中写到杜拉拉辛勤工作却不受老板赏识,想明白之后她采取了不断报告工作进程的方法,使老板注意到了她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从而意识到了她的重要。
这种既不冒犯老板,又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办法,想来才是最受人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