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国高校首批扩招的大学生迎来了走向社会就业的第一年。212万的毕业生总量,让原本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压力更大,加上非典的影响,不少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呼声此起彼伏。大学生自主创业将是一条创新的道路。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对那些勇于“吃螃蟹”者予以充分鼓励,规定应届毕业生干个体,可享受一年内免交登记注册费和相关工商管理费的优惠。这些优惠政策成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催化剂,但实际上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毕业生却寥寥无几。
大学生自主创业为何这么难?自主创业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背景】
就业形势呼唤“为自己打工”
欧阳雪是2003届的毕业生,她希望毕业后能在广州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但让她沮丧的是,几个月下来,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现在,像欧阳雪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而这正是由于今年就业的紧张形势。他们纷纷呼唤:“既然就业难,那就创业去吧!”
听到同学之间在议论自主创业的话题,欧阳雪非常感兴趣。在与父母商量之后,她开始打听今年国家出台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家人和自己到税务局、工商局、银行等部门走了一圈后,她开始打退堂鼓了。
欧阳雪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她告诉我们,困扰她的最大问题就是优惠政策的落实问题,这是她在筹备创业时的最大感慨。
【分析】
大学生创业缘何难成气候
华东师范大学8月对上海高校540名本科生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7。6 %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可最终创业的不足2%。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广州的几所高校,也很少听说有自己出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
大学生创业为何难成气候呢?是什么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创业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大学生求职在广东》一书的作者周东兰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潮流虽不可阻挡,但大环境还有待完善。她分析认为,大学生创业面临以下三大问题:
一是知识限制。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的知识总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有些学文科的,在商业统计、会计,理财税收等方面的知识匮乏;而学理科的学生,虽然在商业、理财方面占有优势,但往往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
二是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他们在与生意合作伙伴应酬方面往往会遇上困难,更不用说商业上所需经历的一系列繁琐手续。他们可能会在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的手续中迷失方向。大学生有理想与抱负,但“眼高手低”,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
三是资金问题。大学生刚从呆了十几年的校园里走出来,毫无资金积累,除了极少数有家庭支持资金的同学外,大多数同学都将遇到这个困难。
【瓶颈】
优惠政策亟待全面落实
事实上,除了自身的一些因素限制了大学生放开手脚去创业外,社会的大环境也让大学生创业感到有些艰难。现在整个社会还处于转型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完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亟待更好地落实。
事实上,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发布了《关于切实落实200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又在注册、税收、贷款等方面为大学毕业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连日来,记者随机采访了工商、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发现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