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金东区东孝街道桥头村的钱春顺,今年84岁。他和老伴林爱凤生有四儿一女。7年前,长子钱建协有了孙子,钱家就此升级为四代同堂大家庭,现在全家共有26口人。
老人现在还坚持做来料加工。
本报已经报道过6个四世同堂家庭的和谐故事。每到一户人家,让记者感觉强烈的是,老人都会迫不及待地说一说家庭成员以及各个小家庭的情况。钱家也不例外。“大儿子是卖米的,二儿子是做小吃的,三儿子是搞装潢的,四儿子是做水电的,小女儿以前是做酥饼的……”说完第二代,老人紧接着说起第三代。
哪个孙子搞汽修,哪个孙子当厨师,家里有几个大学生等,他们都如数家珍。在农村,判断生活好不好的首要标准,也许就是房子。说到房子,林爱凤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她说,公公婆婆传到他们手上只有半间土房,孩子多起来后,加上婆婆,全家八九口人蜗居在一起的日子,实在是苦不堪言。
小儿子8岁的时候,家里实在没有办法了,她和丈夫不得不把他送给别人家当儿子。“以前一大家子挤在这里,吃住一起,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住,儿子们都在旁边盖了新房。”老人们现在住的是独立院房,大小房子差不多有五六间。
全家人都回来的话,院子里都站不下。盖房子、为儿子讨媳妇,这在农村几乎是每一个当父母的任务。当年,为给儿子们娶媳妇,钱春顺夫妻俩拼命赚钱,省吃俭用。
如今,这一观念在儿子们身上得到传承。大儿子钱建协生有两个儿子。多年来,他和妻子金婵花在市区高畈菜市场卖米,赚钱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做生意的做生意,搞装潢的搞装潢,钱建协兄弟几个多年来起早贪黑,以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为交通工具,往返于市区和村里,日子过得忙碌而踏实。如今家家盖新房,个个有事业,在桥头村算得上是发展得不错的人家。